电白县第五中学,位于坡心镇(原属电白县)内,是一间拥有70年历史的老校。建立初期叫湛江南强中学电白分教处,后改为电白县第五中学。2001年1月22日,国务院批准(国函[2001]11号)设立茂名市茂港区。茂港区辖从电白县划出的羊角、坡心、七迳、小良、沙院和南海6个镇。电白五中因坡心不再隶属于电白,更名为茂港区坡心中学。
电白五中的发展历程如下[2]:
解放前
民国三十年(1941),李本雄先生于电白正村山设立“湛江南强中学电白分教处”,此乃电白县第五中学的前身。
湛江南强中学座落于湛江广州湾寸金桥附近的铁岭上。其时校长李本雄先生乃电白单扇车人氏。其兄李本清系当时合浦县、惠来县两县县长。李本雄先生为了发展、繁荣家乡文化,是年在李氏宗族的援助下,于正村山“李氏大宗祠堂”设立“湛江南强中学电白分教处”。
其时,分教处编制为高中三年、初中三年。行政机构除设校长外,下设教导、训育两处。校训为“尊师重道、继往开来”。
分教处由李本雄担任校长,李育球任教导主任,李甫年任训育主任。教职员有廖辅伍、李尊年、李尧年、李卫年、李同尧、王文新、李愈瑗、张英、李自心、李修年、李自强等20多人。
民国三十一年(1942),师生中的中共党员利用学生自治会的合法地位,利用出墙报来宣传国内外形势和党的主张,通过演戏、唱歌、打球等活动团结教育广大学生,还秘密印刷(印刷点由李佐平负责)了《评中国之命运》等党内读物和宣传品。
民国三十二年(1943),9月,学校中的党组织领导学生开展了反对军事奴化教育,反对的法西斯统治,驱逐反动特务教官韦旭群的大罢课运动。运动取得胜利,韦旭群被驱出县境,这是电白县历史上次有中共领导的进步学潮。
是年,入侵湛江,广州湾沦陷。湛江南强中学全部迁回电白分教处,始称“电白县南强中学”。其时,南方沿海各地抗日情绪日益高涨,南强中学校园也出现了学潮。以学生会主席郑伟猷(激进分子、非党员)为首,组织学生与财会员李默斋(参议员)展开斗争,反对学校乱收费(其时,南强未迁回)。事后,郑伟猷被诬为“南路党”被迫退学。
民国三十三年(1944),南强中学迁回电白后,教导主任由崔魁龙担任,任教的老师中,有很多地下党员,张英等。学生中也有许多党员,如陈广杰、严佩琼、苏翠媚等。在这些党员的活动宣传下,校内出现了大批进步分子,校内成立了秘密党小组,南强中学成为电白“南路青年的摇篮”。这些党员学生成为“南路党”的骨干力量,他们领导电白人民抗日,为电白的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10月学生林凤文与其他进步同学秘密成立“游击小组”,在校内、外积极组织领导抗日救亡工作。次年3、4月间被俘光荣牺牲。
民国三十七年(1948)是年,李本雄先生在广州去世,其子李演年接任校长。
民国三十八年(1949)是年,农历九月初九,电白解放,随之成立人民政府。年底,学校奉令改名为“电白县第五中学”。[3]
解放后
1950年
南强中学更名电白县第五中学后,是年上半年,邓维周任校长,李润年任教导主任。下半年,邓离任,黄天柱担任校长。学校改制为初中三年。
1951年
9月,根据县指示,把羊角白屋小学(校址现羊角水泥厂前)附设的初中一年级2个班迁至电白五中,校名更为“电白五中农校联校”。学制仍为初中三年,分普通班和农校班。
是年蔡守棠任校长,刘东勃任副校长,蔡应勋任教导主任。)
1952年
是年,学校农场买回一台抽水机,称为“捷克抽水机”,此机乃当时电白县台抽水机,后雇工人李建务(李曾任电白县排灌站技术员,退休)操驾。
其时,成立学生党小组,李胜年任组长,组员有李育芳、李南光等。学校学生会和饭堂改设雨应庙。
1953年
6月,根据上级压缩初中的指示,“电白五中农校联校”解散。8月,该农校并迁海南农校。校长蔡守棠随任。原校舍成为“电白配种站”,李福汉任站长。
1956年
是年,开始恢复电白五中的筹备工作。9月,在羊角白屋小学附设初中一年级3个班,编号“甲、乙、丙”。
1957年
9月羊角白屋小学附设的3个初中班迁回原电白五中成为初二级。至此,电白县第五中学正式恢复。詹畅任校长,陆念琼任教导主任,学制为初中三年。
1967年`
是年,武斗开始。浪潮波及电白五中。学生中出现“多奇智兵团”(司派)和“星火燎然兵团”(核派)。司派以圩仔村为据点,核派以潭阪圩为据点。期间,大部分教师也被卷入派系斗争,校长、班主任皆被打成“当权派”、“走资派”,学校大权落在一个工友头手里。随后,学校停课三年,大搞学生串联。
1969年
9月,学生复学。学校奉令改制为高中二年,不再设初中。
1976年
9月,吴轩源任校长。
是年,为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,开发新坡莫屋坡岭和黑石岭,学校在下面分别设立“新坡分校”和“黑石岭分校”。新坡分校只有二届(高一级1个班,高二级1个班),由陈明儒负责(陈二届到校),教师有刘东普、陈汶宽、梁卫权;黑石岭分校亦只有二届,由徐春桃负责,教师有潘道辉、梁启兴、苏龙坤等。
1977年
是年,黄莲秀任校长。
1978年
是年,古泰新任校长。新坡分校和黑石岭分校停办。
1980年
8月,邓奇芳任校长,何燊谋任教导主任。
9月,根据县教育局指示,学校恢复初中部。招入新生初三级2个班128人,高一级3个班198人。
是年,共青团电白五中委员会成立,李振光任书记。
是年,县拨款建校舍,在学校东面建起一幢平房,面积约600平方米。
1981年
是年,学校拆除旧校址北面平房,扩展校园。在寨仔河边原厨房的西端建起2间大课室,作为初三级2个班的课室,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;同时,在拆除的旧址西端建起3间课室和2间教师单人房,建筑面积约390平方米。
1982年
8月,李炳森到校任校长。刘明勋任教导主任。
1983年
是年,学校在寨仔河边东端建起6间教师单人房。改建厨房。同时,投入资金15万元,续建教学楼东端3间课室,加建第二层,建筑面积约1430平方米。
1984年
5月,学校幢教学楼竣工,在校舍建设史上迈开了新的一步。
是年,学校成立党支部,李炳森校长改任书记。设立总务处,陈明儒任总务主任。教师李俊强提升为教导主任和副校长。
1985年
是年,刘明勋正式担任校长。副校长李俊强调往电海中学。教师蔡本昌提升为教导主任。
1986年
是年,学校设立政教处,李伦祥任政教主任。
1987年
是年,学校大搞校舍建设,改危工作全面铺开。在学校西边(原为运动场)动工兴建“曲尺”形教学楼,建筑面积2530平方米,投入资金60万元。
是年,湛江农业专科学校青年教师周兴到我校支教。任团委副书记。
1988年
5月12日,校友、旅港同胞李国瑹先生在电白介绍主席崔文明的陪同下回校省亲,并捐款给我校添置体育器材。
是年,校报《五中青年》正式创刊,周兴任主编,陈光权任副主编。
1989年
8月李振光辞去团委书记职务,邓导航接任。李三立从沙院中学调入,任教导处副主任。
是年,蔡本昌被评为广东省教师。
是年,西校园两幢教学大楼竣工。从此,在电白五中的版图上,形成了东、西两个校园。
是年,《五中青年》调整编辑队伍,邓导航、李伟、陈光权任执行主编,梁华平、陈华文、梁志强等任责任编辑。
是年,林海周同学的书法作品《中国人》在中央电视台等单位举办的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中获三等奖。
1990年
6月,坡心镇政府赞助红砖一批,于是拆除大便处迁建东校园西北角。在原址兴建一幢三层的教学大楼,共投入资金13多万元,建筑面积480平方米,年底竣工。
7月10日由我校学生会发起并经共青团电白县委同意,我校与一中、三中学生会联合主办了“电白县首届中学学生会工作会议”在水东召开,这是电白县历史上次学生会工作会议,共青团电白县委副书记黄怀光到会祝贺。会议对我校学生会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。
是年,校园文化工作成绩显著,邓导航、李伟的作品被收入作品集《青春奏鸣曲》(花城出版社出版),陈光权、梁华平的作品被收入作品集《南方诗人》(茂名市作家协会出版)。
1992年
是年,学校投入资金约30万元,拆除南面旧平房和李氏大宗祠堂,兴建一幢四层的学生宿舍楼,建筑面积约1260平方米;投入资金7万多元,在学校西南角改建校门,在校门左侧建起一幢两层的教师单人房,建筑面积约230平方米;此外,在东校园东边铺设1个水泥球场。
1993年
9月,林济华到校任副校长。
1994年
5月,投入资金180万元,动工兴建科学实验楼,建筑面积约2800平方米,次年3月,科学楼竣工交付使用,为校园硬件建设写下了光辉的一笔。1984年至1994年十年间,共投入资金380多万元(其中上级拨款10多万元,坡心镇政府赞助部分红砖,其余资金均自筹),扩建校舍1万多平方米,改危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绩。
8月下旬,崔世华到校任校长;原校长刘明勋因年龄和身体问题退居二线,留任调研员;其余班子成员为:李炳森任党支部书记,蔡本昌任教导主任,李伦祥任政教主任,陈明儒任总务主任,邓导航任团委书记,李三立任教导处副主任。
1995年
9月,学校领导班子进行调整。李炳森书记退休,崔世华校长兼任党支部书记,何皆贤到校任副校长,教导处副主任李三立提升为教导主任,教师李永俊提升为政教处副主任,余不变。学校领导机构进一步完善,领导力量进一步充实和加强。
是年,学校多渠道筹措资金,集中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对校园环境建设进行大规模的整治。除了东华水泥厂赞助水泥40吨、电白建材厂赞助水泥30吨外,还投入资金10多万元,在东校园铺设校道5条和大型运动场1个(内设篮球场2个,排球场、羽毛球场各1个),还砌有花圃2个,花带6条,宣传橱窗2个;在西校园营建环形花圃雷锋塑像1个,铺设校道6条,实现了校道硬底化和校园环境美化,使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步上了一个新台阶。
2001年
7月,坡心划归茂港区,电白县第五中学改称茂港区坡心中学。电白县第五中学的名称虽然已经变更,但是广大五中校友对电白五中的母校之情一天都没改变。[4]